2024年12月3日
spot_img
Home健康糖尿病硬不起來?飲食控糖過...

糖尿病硬不起來?飲食控糖過嚴易疲乏反彈?用藥治療、飲食、運動同樣重要

多數病患都需一輩子注意飲食、運動、血糖,長期下來相當容易疲乏,以他臨床經驗來看,強健的心理素質反而是照護關鍵。其實治療不單靠用藥,飲食、運動亦不可輕忽!雖然實際執行時,常常很難三項都做到最好,但仍應盡力而為。若服藥後有不適也應該與醫師討論再進行調整。

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破200萬例,成為平均十人就有一人的「國病」,除了吃藥打針的治療之外,日常生活中還需注意飲食與生活型態,但這些日常對有些人來說都是負擔。

控糖心有餘而力不足 隱形挑戰多

長期控制血糖,必須付出的心力遠比想像還多,台灣邱詮泰醫師表示,有許多病友其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。如需輪班的職業,因不時在夜班、早班間切換,所謂的定食定量用餐,按時用藥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,恐怕也不會有多餘的心力運動;辦公族若是統一訂購飯盒,菜色的選擇上就難以個人化,配菜若有南瓜、芋頭等澱粉類,加上原有的主食米飯,當餐醣類便攝取過高了;而量測血糖所需的耗材,對於經濟弱勢的病友其實也會成為一項負擔,一張試紙20多元台幣,若需一天測量三次就將近70元台幣,只得減少測量次數,甚至有人乾脆不量,三個月回診才看抽血報告一次,根本就達不到提醒的效果。這些都是不為一般人得知的心酸,也是醫病雙方的共同的困難與挑戰。

糖尿病長期照護易疲乏 用藥、飲食、運動都很重要

一般對於糖尿病治療的概念,就是用口服降血糖藥或胰島素,幫助控制血糖波動平穩,「所以有許多病友認為,有用藥治療就足夠,飲食不太在意,更別說運動」,事實上,三方缺一不可,且彼此互補,這樣說來,糖尿病照護非得要斤斤計較、每項都做到最好嗎?邱詮泰醫師坦言,雖然面面俱到是最好的,但這樣極致的生活容易彈性疲乏,臨床上也不乏得病前數年控制良好但接著就一路變差的病患。臨床照護上有時可以保留一些彈性:在進食超過建議量且就是無法下修的病患,再三逼迫他們飲食控制只是鬧得不歡而散,醫師必須合理的配合他們增加藥量;真的動得夠多時、稍微多吃一些也無可厚非,有許多病友長期以來控制得非常標準,並非一定都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,而是歸功於三者之間拿捏得宜。

以下由邱詮泰醫師分享一位極端的病例,此病友初診斷時糖化血色素高達13%,雖然會不會得糖尿病很大一部分跟體質有關,但他一日三桶雪糕的誇張飲食習慣恐怕才是超高數值的主因,從邱醫師個人的行醫經驗,此病患不可能單純的靠飲食運動控制就達標,當下除了飲食衛生教育外,也開立簡易藥物治療,追蹤半年後,糖化血色素確實成功降到6點多,本來想幫他減藥,病友這時卻坦承,因為吃藥引發不適,其實這6個月來根本沒吃,但是他完全戒掉甜食、幾乎不碰碳水化合物、並且每天慢跑10公里。

這個案例並非鼓吹進行極端的飲食控制或運動,只是再次強調飲食、運動的影響甚至不亞於藥物(長期攝取太過低量的碳水化合物恐對健康有不利影響,合理而有上限的攝取才是良方),經過溝通,此病友同意接受輕量口服藥物、也開始合理的攝取碳水化合物,血糖仍維持得很好。邱詮泰醫師也強調,「只一味的依賴藥物是沒意義的,在毫無節制的飲食下,不論醫師如何增加藥物,結果仍總是令醫病雙方氣餒。」

RELATED ARTICLES
- Advertisment -
Google search engine

Most Popular

Recent Comments